昆明理工大學采購ZJ-3型精密D33測試儀三件套(D33測試儀+極化+阻抗)
壓電陶瓷,作為電子陶瓷的關鍵分支,是一種能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性陶瓷材料。其獨特的正逆壓電效應,使得它在壓電傳感器、驅動器、超聲換能器、壓電蜂鳴器和濾波器等多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目前,壓電陶瓷主要采用鋯鈦酸鉛(PZT)、鈮鎂酸鉛等固溶體為原料,這些材料雖然具有顯著的脆性,但通過干壓法、等靜壓法、軋膜法、流延法等成型工藝,可以簡單制備出片狀壓電陶瓷。目前市場市場上主流且可靠的儀器:ZJ-3型精密D33測試儀(由中國科學院&精科智創,功能D31塊體夾具,D15塊體夾具,D15圓管夾具,D31塊體夾具,薄膜拉伸夾具(新增功能),共面電極功能(新增))PZT-JH10/4型壓電極化裝置(10KV,4通道),PZT-JH30/1型壓電復合極化裝置(薄膜+塊體+空氣+硅油),FE-5000型鐵電測試儀(薄膜+塊體+變溫+探針臺),JKZC-03A型壓電阻抗分析儀,這些成套設備組成。
然而,隨著器件性能和實際應用的不斷進步,壓電陶瓷的結構設計變得愈發復雜與精密,常規的成型方法已難以滿足這些新需求。因此,如何有效制備具有復雜結構的壓電陶瓷,成為了當前科研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。
1. 壓電陶瓷的原理與制備流程
壓電陶瓷的壓電效應源于陶瓷晶體的電荷分布差異與電極的導電性。在自然狀態下,陶瓷晶體呈現電性中性。然而,當壓電陶瓷受到機械應力或壓力作用時,其晶體結構會發生微小畸變,導致正負電荷分布不均,進而產生電場。這一電場隨后被電極有效收集,并供外部電路使用。因此,陶瓷晶體與電極可視為壓電陶瓷的核心組件。其制備過程涵蓋陶瓷胚體的制作、燒結、電極涂抹以及極化處理四個關鍵步驟。
2. 壓電效應的原理
壓電效應是壓電陶瓷的核心原理。當壓電陶瓷受到外力作用,如機械應力或壓力,其晶體結構會發生微小變形,導致正負電荷在晶體中重新分布,從而產生電場。這一電場可以被電極有效捕捉并輸出到外部電路中,實現能量的轉換與利用。
★采用關鍵測試裝置:
目前我們國家對材料測試越來越重視,很多單位及科研院校對產品甄別出現很大問題,但是真正測試材料需要選擇一款精準可靠的測試產品,這樣對自己的測試成果及研究會帶來很大的作用,對我們的生產帶來極大的指導性作用。
ZJ-3型壓電測試儀(靜壓電系數d33測量儀),PVDF壓電薄膜測試儀
關鍵詞:壓電,陶瓷材料,高分子,d33/d15
一、產品介紹:
ZJ-3型壓電測試儀(靜壓電系數d33測量儀)是為測量壓電材料的d33常數而設計的專用儀器,它可用來測量具有大壓電常數的壓電陶瓷,小壓電常數的壓電單晶及壓電高分子材料。此外,也可測量任意取向壓電單晶以及某些壓電器件的等效壓電d’33常數,儀器測量范圍寬,分辨率細,可靠性高,操作簡單,對試樣大小及形狀無特殊要求,圓片、圓環、圓管、方塊、長條、柱形及半球殼等均可測量,測量結果和極性在三位半數字面板表上直接顯示。ZJ-3型增加了對被測元件的放電保護、放電提示以及被測波形輸出等功能,使得儀器在測量未放電(尤其是較大尺寸)的壓電元件時具備了高電壓放電提示及保護功能,本儀器是從事壓電材料及壓電元件生產、應用與研究部門的儀器。
二、主要應用領域:無損檢測超聲檢測,醫療超聲檢測,航空航天,石油天然器,汽車物聯網,工業,消費者程序等。
GB3389.4-82《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縱向壓電應變常數d33的靜態測試》
GB/T3389.5-1995《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圓片厚度伸縮振動模式》
GB000?Tj1.1/T3389.4-1982《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柱體縱向長度伸縮振動模式》
GB/T 3389.7-1986《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強場介電性能的測試》
GB/T3389.8-1986《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 熱釋電系數的測試》
四、產品主要功能:
﹡測量塊體壓電材料的d33常數
﹡測量具有大壓電常數的壓電陶瓷
﹡測量小壓電常數的壓電單晶及壓電高分子材料
﹡測量任意取向壓電單晶以及某些壓電器件的等效壓電d’33常數
﹡測量薄膜材料即PVDF等薄膜材料d33常數
五、主要技術指標
d33測量范圍:
★ ×1擋:10到2000pC/N,20 至4000pC/N,可以升級到10000PC/N.
★×0.1擋: 1到200pC/N,2 至400pC/N。
★可以配套PZT-JH10/4/8/12型壓電極化裝置使用
★可以配套ZJ-D33-YP15壓電壓片機使用
誤差:×1擋:±2%±1個數字,當d33在100到4000pC/N;
D31塊體夾具,D15塊體夾具,D15圓管夾具,D31塊體夾具,薄膜拉伸夾具(新增功能),共面電極功能(新增)
★計量標定標準樣尺寸:18mm*0.8mm,老化時間:2-3年(評判壓電測試儀準確性能的重要依據之一)
±5%±1個數字,當d33在10到200pC/N;
×0.1擋:±2%±1個數字,(當d33在10到200pC/N)
±5%±1個數字,當d33在10到20pC/N。
分辨率: ×1擋:1 pC/N;×0.1擋:0.1 pC/N。
尺寸:施力裝置:Φ110×140mm;儀器本體:240×200×80mm。
重量:施力裝置:約4公斤;
儀器本體:2公斤。
電源:220伏,50赫,20瓦。
★補充參數:
頻帶寬度 | DC~7MHz |
Y偏轉系數 | 10mV/div~5V/div, 分9檔 |
X偏轉系數 | 0.2μS/div~0.1S/div, 分18檔 |
X擴展 | ×2 |
觸發源 | 內、外、電視場 |
同步方式 | 自動、觸發 |
有效顯示面 | 6div×10div(1div=0.6cm) |
使用電源 | AC 220V/50Hz |
外形尺寸 | 240B×100H×300Dmm |
3. 胚體制備
胚體的制備是壓電陶瓷生產的關鍵環節。在原料選擇上,目前主要采用鋯鈦酸鉛(PZT)體系,同時還有鈦酸鋇基(BTO)、鈦酸鉍鈉基(NBT)、鈮酸鉀鈉基(KNN)等無鉛體系可供選擇。這些體系內的原料配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靈活調整,以確保最終產品的性能滿足要求。完成原料配比后,需將其制成均勻細膩的漿料,再通過適當的成型工藝,將漿料塑造成所需形狀的陶瓷胚體。
4、燒結
初期階段(顆粒結合階段,1050℃以前)
中期階段(品粒生長階段,1050-1200℃)
最終階段(晶粒校正階段,1200℃最佳燒結溫度)
5、上電極制作
在壓電陶瓷的生產過程中,上電極的制造是一個的步驟。這涉及到在陶瓷表面覆蓋一層導電材料,通常選用Cu、Ag、Ni、Au等金屬,通過燒滲、化學沉積或真空鍍膜等技術實現。這一環節對于確保壓電陶瓷元件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和性能至關重要。
6、極化處理
在壓電陶瓷的生產流程中,極化是一個關鍵的步驟。盡管陶瓷內部的晶粒具有自發極化特性,即鐵電性,但其自發極化電疇的取向是隨機的,導致宏觀上并不顯現出極化強度。因此,在壓電陶瓷元件制作完成后,必須經過極化處理才能展現出壓電效應。這一過程是通過施加高壓直流電場來實現的,電場作用使得電疇沿特定方向定向排列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在電場去除后,這種定向排列的狀態仍能得到大部分保留,從而賦予陶瓷壓電效應。
★采用關鍵極化裝置:
PZT-JH10/4高溫壓電陶瓷極化裝置(10KV以下壓電陶瓷同時極化1-4片)
關鍵詞:壓電極化,壓電陶瓷材料,1-4片
PZT-JH10/4高壓壓電極化裝置主要用于10KV以下壓電陶瓷或其它壓電材料的極化處理,廣泛應用于高校及從事壓電材料研究或生產的科研及生產單位。
主要特點:
1. 能夠同時極化1-4片試樣
2. 提供三套測試夾具(可以測試粉末,單樣品,及薄的壓電陶瓷片)
3. 每路當漏電流超過規定值時,都具有切斷保護功能,不影響其它樣片的極化,其它回路可按正常極化時間完成極化。
4. 任意夾持樣品尺寸為3-40mm片方型或是圓型試樣
7、工作電源:AC220V 50/60HZ
8、額定功率:2.0kw
9、壓電材料極化或耐壓測試:DC:0-10KV(±5%+2個字)連續可調
10、總電流:10mA
11、每路切斷電流:0.5mA
12、加熱時間:可以自動設定
13、加熱元件:優質電阻絲
14、1次測試試樣數量:可加載1-4片試樣
15、額定溫度:≤180℃
16、最高溫度:200℃
17、控溫方式:智能化恒溫控制(進口表),多段程序可控
18、樣片:樣品尺寸為3-40mm片方型或是圓型試樣
19、外形尺寸 : 875*470*400(mm)
20、★極化探頭:優質銅電極(0.2mm)
21、★標準極化樣品:8片(10mm*1.5mm)
22、★配套設備裝置:可以配置10MM,20MM,30MM,40MM壓片夾具
1、極化前后電疇取向的變化
在壓電陶瓷的極化過程中,電疇的取向發生了顯著變化。未經極化的陶瓷,其自發極化電疇的取向是隨機的,導致宏觀上并不顯現出極化強度。然而,經過高壓直流電場的處理后,電疇沿特定方向發生了定向排列。盡管在電場去除后,這種定向排列的狀態仍能得到大部分保留,從而賦予陶瓷壓電效應。這一變化對于壓電陶瓷的性能和功能至關重要。